關注 | 國家發改委8月份線上新聞發布會,全國日發電量和統調用電負荷快速攀升
8月(yue)17日上午(wu),國家(jia)發(fa)展改革委通過網上方式舉(ju)行8月(yue)份(fen)新聞(wen)發(fa)布會(hui)。 發(fa)布會(hui)由政策研究(jiu)室副主任、委新聞(wen)發(fa)言人孟瑋主持(chi),介紹發(fa)用電和(he)投資(zi)項目(mu)審批、價格(ge)運行、中資(zi)企業境外發(fa)債、“一帶一路”倡議進(jin)展、以工代賑(zhen)等情況,并就媒體(ti)關注的易地扶貧(pin)搬遷、外債發(fa)行、縣城城鎮化建設(she)、粵(yue)港澳大灣(wan)區(qu)城際鐵(tie)路建設(she)規劃、不動產(chan)投資(zi)信托基金(REITs)試(shi)點進(jin)展、垃圾分類收集和(he)分類轉運體(ti)系、城鎮生活污(wu)水處理設(she)施補短(duan)板等問題,回答記者提問。 60余家(jia)境內外新聞(wen)媒體(ti)70余名記者參加了本場發(fa)布會(hui)。
一、發(fa)用電(dian)和投資項目審批(pi)情況
從(cong)發電(dian)看,7月份,全國規模以上工業發電量同比增長1.9%。其中,水電、核電、風電發電同比分別增長6.1%、6.7%、23.2%,火電、太陽能發電同比分別下降0.7%和0.6%。今年1-7月,發電量同比下降0.9%,降幅較1-6月收窄0.5個百分點。
從(cong)用電看,7月份,全國全社會用電量同比增長2.3%。其中,一產、三產和居民生活用電量同比分別增長11.6%、5.3%和13.8%;二產用電量同比下降0.7%,主要是電力、建材、鋼鐵等高耗能行業用電增幅下降。制造(zao)業中,汽車制造業用電量同比增長20.3%,家具制造業、計算機通信和其他電子設備制造業、通用設備制造業、電氣機械和器材制造業、食品制造業用電量增速都在兩位數以上,同比分別增長16.7%、14.4%、14.3%、12.7%、11%。分(fen)地(di)區看,全國20個省(區、市)用電正增長,其中四川、江西、廣西、廣東、西藏、福建、內蒙古、云南8個省(區)增速超過10%。今年1-7月,全社會用電量同比下降0.7%,降幅較1-6月收窄0.6個百分點。
進入8月份,全(quan)國日(ri)(ri)發(fa)電量(liang)和統調用電負荷快速(su)攀升(sheng),8月3日(ri)(ri)、10日(ri)(ri)、11日(ri)(ri),全(quan)國日(ri)(ri)發(fa)電量(liang)和統調用電負荷連創歷史新高。其中,日(ri)(ri)發(fa)電量(liang)最(zui)高達(da)到246億(yi)(yi)(yi)千(qian)瓦(wa)時(shi)(shi),比去年(nian)峰值高出6.86億(yi)(yi)(yi)千(qian)瓦(wa)時(shi)(shi);統調用電負荷最(zui)高達(da)到10.76億(yi)(yi)(yi)千(qian)瓦(wa),比去年(nian)峰值高出2400萬(wan)千(qian)瓦(wa)。華東、西南2個區域電網(wang)以及天津、山東、上海、江蘇、浙江、安徽(hui)、湖北(bei)、湖南、江西、陜西、四川、重慶等12個省級電網(wang)負荷累計30次創歷史新高。
初步分析,全國(guo)日發電(dian)量和統調(diao)用電(dian)負(fu)荷連創新高(gao),既有(you)持續高(gao)溫(wen)晴熱天氣導致空調(diao)負(fu)荷快(kuai)速(su)增(zeng)長的影響,同時(shi)也反(fan)映了國(guo)民經濟繼續穩定(ding)恢復。
投資項目審批(pi)方面(mian),7月份,我委共審批核準固定資產投資項目11個,總投資382億元,主要集中在交通、高技術等領域。
二、價(jia)格運行情況
從(cong)居民消費價格指(zhi)數(CPI)看,7月份,CPI同比上漲2.7%,具體分項上,食品價格環比漲跌互現,變動幅度均在正常波動范圍內;受應季水果集中上市影響,鮮瓜果價格在上月下降的基礎上繼續回落,當月環比降幅為4.4%;雞肉、鴨肉供求總體穩定,禽肉類價格環比下降0.1%。隨著復工復產持續推進,豬肉消費需求逐步擴大,同時因汛情對生豬生產和運輸的影響,豬肉價格環比上漲10.3%;受南方強降雨天氣和汛情影響,鮮菜價格環比上漲6.3%。此外服裝、旅游以及居住類價格環比不同程度下降。1-7月CPI同比上漲3.7%,比1-6月回落0.1個百分點。
從生(sheng)產(chan)者(zhe)出廠價格指數(PPI)看,7月份PPI同比下降2.4%,降幅比上月收窄0.6個百分點;環比上漲0.4%,在上月轉正的基礎上繼續小幅上漲。
7月份以來,針對重要民生商品價格變化,國家發展改革委堅持綜合施策、多措并舉確保價格基本穩定。一方面,加強(qiang)生(sheng)豬和豬肉市場調控。7月份合計投放四批次4.8萬噸中央凍豬肉儲備,積極引導市場預期。另一方面,不斷強化應急(ji)調控。針對部分地方出現洪澇災害、個別地方新冠肺炎疫情復發等突發情況,及時指導協調有關地方加強汛情和疫情防控期間蔬菜、豬肉等重要商品價格監測調控,加快災后重建,保障市場供應與價格穩定。
三(san)、上半年中資企業(ye)境外發(fa)債情況
今年以來,為妥善應對疫情對企(qi)(qi)業境外中(zhong)長期債券發(fa)(fa)(fa)(fa)行的影響(xiang),國家發(fa)(fa)(fa)(fa)展(zhan)改革(ge)委第一時(shi)(shi)(shi)間出臺(tai)《關于企(qi)(qi)業申(shen)(shen)請延(yan)長外債備案登記證明有效(xiao)期事宜的指(zhi)引》,為受疫情影響(xiang)的企(qi)(qi)業爭取(qu)更為有利的發(fa)(fa)(fa)(fa)行窗口提(ti)供便(bian)利。適時(shi)(shi)(shi)舉(ju)辦(ban)(ban)視頻(pin)培訓會,通過(guo)官網、微(wei)信小(xiao)程(cheng)序發(fa)(fa)(fa)(fa)布(bu)《企(qi)(qi)業發(fa)(fa)(fa)(fa)行外債備案登記辦(ban)(ban)事指(zhi)南》,指(zhi)導(dao)企(qi)(qi)業提(ti)升申(shen)(shen)報材(cai)料質量(liang),不斷提(ti)高辦(ban)(ban)理透明度和(he)便(bian)利性。廣泛聽取(qu)并及時(shi)(shi)(shi)回應企(qi)(qi)業和(he)相關市場參(can)與主體意見,會同有關部門細(xi)化分類管(guan)理、加強協調聯動,鼓勵和(he)引導(dao)企(qi)(qi)業通過(guo)境外發(fa)(fa)(fa)(fa)債支持(chi)實體經(jing)濟(ji)發(fa)(fa)(fa)(fa)展(zhan),同時(shi)(shi)(shi)提(ti)升外債風險防范能力。
上半年,共有164家中資企業境外發行中長期債券264筆,共計1033.1億美元,雖然境外發債總規模受國際資本市場動蕩影響同比有所減少,但呈現出“韌性強、成本(ben)低、類型多、結構優”的特點,服務實體經濟的作用更加突出,實現了提質增效。
一是韌性強。在3月份疫情嚴重時期,彭博巴克萊中資美元債指數最低點較年初下降4.14個百分點,與其他美元債市場相比,跌幅較小。二季度以來,中資美元債市場表現出較快且持續的復蘇態勢,截至6月底,中資美元債指數達到201.85點,同比上漲6.21%,創歷史新高。
二(er)是成(cheng)本(ben)低。據市場機構統計,今年上半年中資境外中長期債券加權平均成本為4.94%,同比下降1.3個百分點。5年期以上債券發行量和占比均大幅上升,期限結構得到優化。
三(san)是類型多。中資企業新發外債包含高級固息債券、可轉債、永續債、二級資本債、優先股等多種類型,且整體債券資質進一步提升,投資級債券占比達58%,同比上升11%。
四(si)是(shi)結(jie)構(gou)優。中資發行主體涉及41個行業,覆蓋面廣,分布較為均衡。上半年,信息技術企業發行量同比上升10.9%,工業企業發行量同比上升24%,能源企業發行量同比上升超過200%,金融機構發行量同比略降,但發行規模更加穩健、總體成本控制更加審慎。募集資金主要用于支持實體經濟發展,房地產和城投類企業發行量同比均下降,調控效果持續顯現,在滿足企業合理資金需求的同時,合理把握了外債規模。
下(xia)一(yi)步,國(guo)家發展改革委(wei)將按照“控制總(zong)量(liang)、優(you)化結構、服務(wu)(wu)實體、防(fang)范風險”的(de)原則,充分(fen)發揮中(zhong)(zhong)長(chang)期(qi)外(wai)債(zhai)在“擴流入、促投資、穩增長(chang)”方面的(de)作(zuo)用,積極引導外(wai)債(zhai)資金(jin)服務(wu)(wu)經濟(ji)高(gao)質量(liang)發展,不斷增強中(zhong)(zhong)長(chang)期(qi)外(wai)債(zhai)管理(li)的(de)科學性、針對性、有(you)效性,促進中(zhong)(zhong)資企(qi)業境外(wai)債(zhai)券市場(chang)持續(xu)健康發展。
四、共建“一帶一路”倡議實(shi)施(shi)推進(jin)情況(kuang)
新(xin)冠肺(fei)炎疫情(qing)(qing)發生(sheng)以來,國家(jia)發展(zhan)改革委作為推(tui)(tui)進(jin)“一(yi)(yi)(yi)帶一(yi)(yi)(yi)路(lu)”建(jian)設(she)工(gong)作領導小(xiao)組辦(ban)公室單位(wei),認(ren)真貫徹(che)落實(shi)黨中央、國務院(yuan)關于(yu)統籌推(tui)(tui)進(jin)疫情(qing)(qing)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zhan)工(gong)作的決策部署,堅(jian)(jian)持(chi)穩中求(qiu)進(jin)工(gong)作總基調,堅(jian)(jian)定不(bu)移(yi)推(tui)(tui)進(jin)“一(yi)(yi)(yi)帶一(yi)(yi)(yi)路(lu)”建(jian)設(she),扎實(shi)做好“一(yi)(yi)(yi)帶一(yi)(yi)(yi)路(lu)”境(jing)外項目疫情(qing)(qing)應(ying)對(dui)相關工(gong)作,與沿線國家(jia)加強公共(gong)衛生(sheng)國際(ji)合作,共(gong)同抗(kang)擊(ji)疫情(qing)(qing)、共(gong)建(jian)健康絲綢(chou)之(zhi)路(lu)。
目前(qian),境(jing)外(wai)疫(yi)(yi)情仍(reng)在持續(xu)擴散蔓延,為妥善應對(dui)境(jing)外(wai)疫(yi)(yi)情大流行對(dui)“一(yi)帶(dai)一(yi)路”境(jing)外(wai)項(xiang)目的影響(xiang),近(jin)日,領導小組(zu)辦公室對(dui)統籌推進(jin)疫(yi)(yi)情防控和“一(yi)帶(dai)一(yi)路”境(jing)外(wai)項(xiang)目建設作出三(san)方(fang)面工作部(bu)署。
一是嚴格(ge)做好(hao)境外項目疫情防(fang)控(kong)工作。將境外項目人員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放在首位,扎實做好境外項目人員安全防護工作。實時監測境外疫情發展情況,因地制宜、精準施策,分區分類開展疫情防控。加強疫情防控國際合作,分享防控經驗,提供力所能及的防疫物資援助,協助項目駐在國應對疫情。
二是科(ke)學(xue)穩(wen)妥有序推(tui)進(jin)境(jing)外項目建設。便利歸國境外常駐人員有序出境返崗復工,進一步加大境外項目用工本地化力度,保障人員用工需求。指導企業系統梳理境外項目所需物資設備缺口,積極落實生產廠家、創造運輸條件,支持國內有關物資設備供應商優先復工復產,保障物資設備供應。簡化外匯和境外人民幣業務辦理流程,增強政策性保險公司保障功能,提升金融服務水平,加大境外項目資金支持力度。
三是切實做好(hao)境外項(xiang)目建設(she)支撐保障。加強政策咨詢、法律援助、仲裁調解等服務,妥善解決境外項目合同糾紛等問題。加強境外項目建設安全保障,采取有效措施確保我人員、企業和項目安全。做好宣介引導和輿情應對,推進中外抗疫合作,樹立我負責任大國形象。
下一(yi)步,推進(jin)“一(yi)帶一(yi)路(lu)”建設(she)工作(zuo)領導小組(zu)辦(ban)公室將會同(tong)有關部門(men)切實(shi)加強組(zu)織領導和(he)督促(cu)落實(shi),把各(ge)項工作(zuo)做(zuo)細做(zuo)實(shi),統籌做(zuo)好疫情(qing)防控(kong)和(he)境外項目(mu)建設(she)。
五(wu)、以工代賑(zhen)工作
日前,我委(wei)部(bu)署有關省份開展以(yi)工(gong)(gong)代(dai)賑(zhen)鞏(gong)固脫貧(pin)(pin)攻堅(jian)成果銜接鄉村(cun)振(zhen)興(xing)戰略(lve)試(shi)點工(gong)(gong)作(zuo),進(jin)一步拓展以(yi)工(gong)(gong)代(dai)賑(zhen)實施范圍(wei)、建設領域(yu)、賑(zhen)濟方式(shi)和受益對象。此次試(shi)點工(gong)(gong)作(zuo)利(li)用(yong)1.8億元以(yi)工(gong)(gong)代(dai)賑(zhen)中央預算內投資,組織中西部(bu)地區(qu)12個省份,從部(bu)分(fen)以(yi)工(gong)(gong)代(dai)賑(zhen)工(gong)(gong)作(zuo)基(ji)(ji)礎好、農村(cun)勞(lao)動(dong)力充足且外出(chu)務工(gong)(gong)受到疫情影響較大(da)、大(da)型易地扶(fu)貧(pin)(pin)搬遷安置區(qu)較為集(ji)中的已脫貧(pin)(pin)摘帽縣中遴選出(chu)22個項(xiang)目,圍(wei)繞農村(cun)產業發展配(pei)套基(ji)(ji)礎設施項(xiang)目和農村(cun)公益性基(ji)(ji)礎設施項(xiang)目開展試(shi)點。
通過(guo)實施試點項目,盡最(zui)大可能吸納脫(tuo)貧(pin)不穩(wen)定戶、邊緣易(yi)致貧(pin)戶和(he)其他農(nong)(nong)村(cun)低(di)收入群體,特別是因疫情或(huo)受(shou)洪澇災害影(ying)響滯留農(nong)(nong)村(cun)的貧(pin)困勞(lao)(lao)動力參(can)與(yu)工(gong)(gong)程建(jian)設,按(an)照(zhao)不低(di)于中央資金(jin)15%的比例(li),及時足額(e)發放勞(lao)(lao)務(wu)報酬(chou),防止(zhi)因疫因災致貧(pin)返(fan)貧(pin),并對參(can)與(yu)務(wu)工(gong)(gong)的農(nong)(nong)村(cun)群眾有針對性地開展實訓(xun)(xun)和(he)以工(gong)(gong)代(dai)訓(xun)(xun),幫助其掌握(wo)就業技能。
下(xia)一步,國家發展(zhan)改(gai)革(ge)委(wei)將指(zhi)導有(you)關省份加強試(shi)點項(xiang)目組(zu)織實施、跟蹤(zong)調度和督促指(zhi)導,及時(shi)總結提(ti)煉可(ke)復(fu)制可(ke)推(tui)廣的(de)好(hao)(hao)做法好(hao)(hao)經驗,推(tui)動以工代(dai)賑從專項(xiang)扶貧政(zheng)策向集(ji)基(ji)礎(chu)設(she)施建設(she)、就業(ye)促進、收入分(fen)配(pei)、區域協調發展(zhan)為一體的(de)綜合性政(zheng)策轉變,為“十四五(wu)”時(shi)期在更大范圍、更廣領域發揮以工代(dai)賑政(zheng)策作用(yong)探索路徑方式。
- 上一條關注 | 能源要情速遞:?7月全社會用電量同比增長2.3%2020-08-17 14:39:30
- 下一條關注 | 能源要情速遞:12個省級電網負荷累計30次創歷史新高2020-08-17 14:3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