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網安徽電力“先行先試”電力市場化交易釋放改革紅利
電力市場交易一直是電改的要點之一。從2010年在全國首批開展電力直接交易試點,2014年國內首個大用戶直接交易平臺建成投運,到2016年安徽電力交易中心有限公司掛牌成立,作為電改重要標志的電力市場化交易工作,安徽一直走在全國前列。7年間,安徽且試且行,以“電力市場化交易”驅動電改,在降低企業用能成本、促進產業結構調整、強化交易主體市場競爭意識等方面成效顯著。
構建電力市場體系步伐加快
安(an)徽是(shi)(shi)能源大省,兩淮地(di)區(qu)是(shi)(shi)重要煤電基(ji)地(di)。近年來(lai),隨著(zhu)皖電東送(song)(song)工程的(de)相(xiang)繼竣工投產,兩淮地(di)區(qu)電力(li)外送(song)(song)瓶頸被打通,能源資源在全省乃至華東地(di)區(qu)優化配置的(de)格局已實現。特(te)(te)別是(shi)(shi)2013年1000千伏(fu)淮南(nan)—浙北(bei)—上海交流特(te)(te)高(gao)壓線路的(de)投運,將皖電東送(song)(song)的(de)能力(li)提升到一個新的(de)層次,徹底解決了皖中(zhong)和沿江地(di)區(qu)經濟快速(su)發展和負荷(he)緊張的(de)矛(mao)盾。
在安徽,皖中和沿江地區的工業基礎相對較強,是安徽省內傳統的電力負荷中心。隨著“一軸雙核兩翼”的皖江城市帶逐步崛起,以安徽海螺集團有限責任公司、京東方集團、奇瑞汽車股份有限公司、銅陵有色金屬集團控股有限公司等為代表的規模以上企業加速發展,他們對開展電力直接交易呼聲較高。
從(cong)另一方面看,由(you)于長(chang)期以煤為(wei)主的(de)能(neng)源(yuan)消費模式,安徽大(da)氣污(wu)染(ran)防治(zhi)任務艱(jian)巨。實現大(da)氣污(wu)染(ran)防治(zhi)目標,必須有效(xiao)控制污(wu)染(ran)源(yuan),加大(da)清潔能(neng)源(yuan)開(kai)發力度。同時,隨著近年來經濟下行(xing)壓(ya)力加大(da),降低企業用能(neng)成本的(de)呼聲(sheng)更加強烈。
2009年12月25日,國家發改委、國家電監會、國家能源局批準銅陵有色金屬集團控股有限公司與國投宣城發電有限責任公司開展全國首批電力直接交易試點。2010年5月10日,兩家公司在合肥簽署直接交易試點合同。
在新一輪電力體制改革中,加快構建有效的市場結構和市場體系,形成主要由市場決定的能源價格,轉變能源監管方式被列入總體思路。在國家政策的推動下,基于省情的現實需求,從2010年開始,安徽省電力大用戶直接交易工作逐漸駛入加速發展的快車道。
電力市場交易平臺建設至關重要
由于安徽省電力直接交易工作起步較早、具有一定的經驗、相關各方協作較好,2013年年底,安徽成為國家電網公司首批作為在交易平臺上開展大用戶直接交易的試點省份,并著手建設大用戶直接交易信息平臺。
交易平臺需要對現有電力市場交易運營系統進行重新設計和功能開發,在國家電網公司及地方政府部門的指導下,負責建設任務的國網安徽省電力公司平臺建設小組按照系統實用、開放和可擴展的原則,開發電力市場交易運營系統,支撐大客戶直接交易業務開展。
同時,國網安徽省電力公司多專業協同,深入研究直接交易各項政策規定,梳理優化業務流程。研究優化用戶注冊、市場競價、計劃結算等直接交易業務流程和(he)工(gong)作標準,制定風險防范具體措施(shi),及時向政府(fu)職(zhi)能部門提出(chu)有關(guan)政策、規則等建議(yi)。
2014年4月28日,經過3個月的緊張建設和1個月的模擬運行,全國統一電力市場交易平臺安徽試點工程上線運行,這是國內首個正式投入運營的大用戶直接交易平臺,標志著全國統一電力市場建設(she)邁出了實質性的一步。
當天,安徽全省共有神皖集團、皖能銅陵、華電蕪湖等18家發電企業,銅陵有色、馬鋼股份等5家電力用戶通過交易平臺開展了直接交易,共計成交52億千瓦時,平均降價為26.3元/千千瓦時。其中,雙邊交易成交電量為46.6億千瓦時,平均降價為25.8元/千千瓦時,集中交易成交量達5.4億千瓦時,為當時國內規模最大的集中直接交易市場,降價為31元(yuan)/千千瓦時。
在相關省份試點工作的基礎上,按照“放開兩頭、監管中間”的思路,為促進公平準入、公開透明運作,國家電網公司搭建了全國統一電力市場交易平臺。全國統一電力市場交易平臺是發揮市場配置能源資源決定性作用的重要載體,該平臺按照“統一市場、兩級部署”的思路進行設計,研究開發電能交易、電能結算和信息發布等功能,實現與營銷、計量、調度、財務、規劃等系統強集成,為全國統一電力市場運作提供全過程技術支持,實現大用戶直接交易等全業務(wu)平臺化運作。目前,該(gai)交易平臺已(yi)經在國家(jia)電網公司總部及(ji)省(市)公司共32家(jia)單位上線應(ying)用。
在交易組織開展過程中,交易平臺體現出運轉高效、公開透明、統一規范等諸多優點,滿足大用戶直接交易準入條件的所有18家發電企業與5家電力用戶均積極參與了直接交易。發電(dian)企業申(shen)(shen)報(bao)電(dian)量(liang)(liang)約(yue)為用(yong)戶申(shen)(shen)報(bao)電(dian)量(liang)(liang)的(de)(de)9倍,有(you)效(xiao)體(ti)現了(le)市場主體(ti)對(dui)交(jiao)(jiao)易(yi)(yi)的(de)(de)期望值。所有(you)用(yong)戶均在半(ban)小(xiao)時(shi)之內完成全(quan)部申(shen)(shen)報(bao),并(bing)在1個(ge)小(xiao)時(shi)內通過系統統一對(dui)雙邊和集(ji)中(zhong)交(jiao)(jiao)易(yi)(yi)進行(xing)了(le)安全(quan)校核;集(ji)中(zhong)交(jiao)(jiao)易(yi)(yi)電(dian)量(liang)(liang)全(quan)部由在發電(dian)成本與節能減排方(fang)面(mian)具有(you)較(jiao)大優勢(shi)的(de)(de)超(chao)超(chao)臨(lin)界機(ji)組中(zhong)標。
電改催生多重效應
基于安徽省情和電力發展實際,以電力市場化交易為驅動,2016年5月12日,安徽電力交易中心有限公司揭牌成立。經安徽省政府同意,新組建的安徽電力交易中心(xin)有限公司,是(shi)政(zheng)府監管下獨立核算、自負盈虧的非營(ying)利性(xing)機(ji)構,業務(wu)(wu)上與電網(wang)企業其(qi)他業務(wu)(wu)分開,承擔交(jiao)易主體申報、組織合同簽訂、交(jiao)易結算計量等交(jiao)易服務(wu)(wu),開展市場運營(ying)分析(xi)、風險評(ping)估和市場主體信用評(ping)價、發布(bu)市場信息、提供業務(wu)(wu)咨詢等。
今年6月底,在安徽電力交易中心有限公司,安徽省通過電力市場交易平臺,成功組織完成了2016年度電力直接交易工作。銅陵有色、馬鋼、海螺水泥等261家電力用戶與皖能合肥、神皖安慶、華電蕪湖等25家發電企業,達成直接交易電量394億千瓦時,減少企業用電成本約31.4億元,降低企業用能成本取得顯著效果,以我國規模最大的液晶顯示面板生產企業京東方為例,2015年,京東方實現直接交易電量13.09億(yi)(yi)千(qian)瓦(wa)(wa)(wa)時,全年少交(jiao)電費(fei)2695萬元(yuan),降低(di)了公司近3個百分點(dian)的用(yong)電成(cheng)本(ben)。2016年全年獲批交(jiao)易電量分別為3.95億(yi)(yi)千(qian)瓦(wa)(wa)(wa)時、9.14億(yi)(yi)千(qian)瓦(wa)(wa)(wa)時,預計全年減少電費(fei)支(zhi)(zhi)出成(cheng)本(ben)6664.8萬元(yuan),企業產品更具有競爭力,也為企業的研發與發展增加(jia)了資(zi)金(jin)支(zhi)(zhi)持。
與往年相比,安徽省今年電力直接交易在原有的基礎上又有新突破,主要表現在擴大了直接交易范圍,交易主體明顯增多,將電力用戶準入條件由原來的35千伏以上的大工業用戶放寬到一般工商業用戶,企業數量同比增加了243%。交易規模明顯擴大,是2015年的2.2倍,占全社會用電量比重由去年的11%提高到23%。交易價格日趨理性,發電企業平均降價空間基本與其經營形勢相符。市場影響明顯提升,特別是發電企業市場意識明顯增強,全面參與電力市場交易(yi)的“積(ji)極性”也驅(qu)使企(qi)業通過管理與技術創新不(bu)斷(duan)降低成本。
由于交(jiao)易(yi)規則(ze)鼓勵節(jie)能(neng)環(huan)保機(ji)(ji)組(zu)、高(gao)新(xin)(xin)技術企(qi)業(ye)、戰略性(xing)新(xin)(xin)興(xing)產業(ye)及能(neng)效標(biao)桿企(qi)業(ye)優先(xian)成交(jiao),因此在(zai)實際成交(jiao)結(jie)果中,60千(qian)瓦(wa)及以上發(fa)電(dian)機(ji)(ji)組(zu)的(de)成交(jiao)量(liang)72%,節(jie)能(neng)減排效果明顯,以神(shen)皖(wan)安慶電(dian)廠(chang)、皖(wan)能(neng)銅(tong)陵電(dian)廠(chang)3臺百萬(wan)級(ji)超超臨界機(ji)(ji)組(zu)為例,機(ji)(ji)組(zu)中標(biao)電(dian)量(liang)達(da)61億千(qian)瓦(wa)時,以全省平均煤(mei)耗(hao)預測節(jie)約標(biao)煤(mei)3.2萬(wan)噸(dun),減少二氧化碳排放8.3萬(wan)噸(dun)。145家高(gao)新(xin)(xin)技術企(qi)業(ye)、戰略性(xing)新(xin)(xin)興(xing)產業(ye)企(qi)業(ye)總成交(jiao)電(dian)量(liang)達(da)204.6億千(qian)瓦(wa)時,占(zhan)(zhan)總成交(jiao)戶數的(de)56%,成交(jiao)電(dian)量(liang)占(zhan)(zhan)交(jiao)易(yi)電(dian)量(liang)的(de)52%,也進(jin)一步推進(jin)全省產業(ye)結(jie)構調(diao)整。
2015年4月份,安徽等五省(區)被列入全國輸配電價改革試點范圍。今年3月份,國家發改委批復了安徽省的電價水平方案,并將此作為電力市場化交易主體的政策依據,有力推進電力體制改革的進程。以此為契機,今年以來,安徽省物價局積極貫徹落實國家發改委和省委省政府的有關文件精神,大力實施“三去一降一補”政策,安徽省商業用戶先后降低了8.69分,參與直接交易的(de)(de)工業用戶降低(di)1.87分,預計總共(gong)降低(di)53.5億元,有力地(di)支(zhi)持了(le)工商業企(qi)業的(de)(de)發展。
- 上一條關于開展2017年第一批電力用戶入市注冊工作的通知2017-02-21 14:44:42
- 下一條新電改兩年:回顧與思考2017-02-21 14:44:42